恩启教研
缩近研究和实践的距离
主要研究方向 教研项目介绍 教研团队
主要研究方向
恩启教研一直致力于通过研究孤独症的起因、诊断、评估和干预增进对孤独症的前沿了解。恩启教研的主要目标是通过以数据为基础的技术促进医疗和教育资源平等,特别是通过以数据为主的AI和5G技术提供和均衡化高质量的孤独症诊断、评估、干预的资源。
目前,恩启教研的研究主要集中在AI的早期筛查和诊断、基于网络的课程评估和数据库、通过技术提供有效干预和远程咨询服务。
恩启教研的研究可以很大程度上为中国的孤独症诊断、评估和干预提供解决方案。并通过建立孤独症早期诊断的数据库促进未来的孤独症起因的多学科研究。
教研项目介绍
1.基于网络的VB-MAPP评估和数据库
项目名称:促进中国基于网络的VB-MAPP的使用:一些初步的发现
目前这个项目的目标是总结中国基于网络的VB-MAPP的使用、中国评估师和家长的现状以及变化中的评估资源分配。通过未来的数据收集和分析,该项目探究(1)在中国不同的年龄和ASD诊断情况和(2)儿童在不同技能里程碑的表现。
2.使用远程咨询的专业培训
项目名称:中国针对专业培训的远程咨询:儿童照顾者和老师的需求
这项研究主要关注儿童家长和特教老师的情感支持以及专业支持的需求。该研究使用问卷和心理量表。这项研究可以描画目前儿童家长的社会支持水平、压力水平,以及现有的特教老师专业培训支持水平。
3.干预中的指令速度
项目名称:针对有孤独症风险的儿童进行简单和困难任务以及两名老师对学生反应的表现频率的影响
该项目旨在是研究老师指令的速度和
(1)反应的正确率
(2)干扰行为出现的相关关系。
这项研究使用无基线的倒反设计组合交替处理设计,是Roxburgh和Carbone在2012年的研究的部分复制和延伸。
教研团队
徐紫薇
方晓嫣
李沛玲
马有若
任子君
粟立瑾
王震
韦一
朱凯文

Ph.D., BCBA-D
主研究者
徐紫薇是清华大学无障碍发展研究院孤独症康复研究项目学术负责人。她致力于解决应用行为分析的训练不足以及循证支持的孤独症干预实践。
徐紫薇是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特殊教育专业博士。她擅长有效介入和基于斯金纳的语言行为分析的训练,利用应用行为分析建立训练课程,以及对专业人员和家长的远程咨询。她也很重视多学科的科学合作。
Email:xuziwei@mail.tsinghua.edu.cn
团队成员按姓名字母排序

教学总监(华北区)
方晓嫣在2019年加入恩启教研。她负责为个体的个别化需求提供应用行为分析服务,督导教师工作并且监督干预效果。她也提供咨询以及培训老师和家长。
方晓嫣是密苏里大学应用行为分析硕士。

教学总监(华南区)
李沛玲在2020年加入恩启教研。她负责为个体的个别化需求提供应用行为分析服务,督导教师工作并且监督干预效果。她也提供咨询以及培训老师和家长。
李沛玲是美国麻省大学波士顿分校教育硕士,西南大学应用心理学硕士。

ME
副研究员
马有若在2019年加入恩启教研,她参与了基于网络的VB-MAPP的研究,她研究儿童不同里程碑的表现的多种类型数据之间的相关关系。
马有若是哥伦比亚大学早期儿童教育硕士。

MS
研究助理
任子君2020年加入恩启教研,她参与了对老师和家长的远程咨询的研究,她研究远程咨询对家长的情绪和专业影响。
任子君是爱丁堡大学心理研究硕士。

研究助理
粟立瑾2020年加入恩启教研团队,她参与了对老师和家长的远程咨询的研究,她主要负责对老师和家长收集数据,并且协助发展数据系统。
粟立瑾是延雪平大学儿童干预硕士。

BCaBA
连锁事业部副总经理
王震在2018年加入恩启教研,他作为一名老师和督导在这个领域工作了17年。他主要负责督导D级老师并且监督干预效果。他也负责督导个案的课程设计。
王震是中央音乐学院学士。

MA
副研究员
韦一在2020年加入恩启教研,她主要负责VB-MAPP线上教学课程的研究,以及训练视频的ABA技术设计。她也负责督导D级老师并且监督干预效果。
韦一是哥伦比亚大学特殊教育(儿童)硕士。

MS
研究助理
朱凯文在2019年加入恩启教研,他参与了老师和家长远程咨询的研究。他研究远程咨询中对老师的专业培训的有效性。
朱凯文是约克大学发展、障碍和临床实践硕士学位。